應對疫情下特區政府支援政策如何取向?

全球疫情持續惡化,擴散跡象令人擔憂。至今為止超過150萬以上的確個案,死亡人數更超越8萬人。這個影響了全世界的新冠肺炎正加速全球經濟收縮,也進一步打擊過去多年各國一直推崇全球化(globalization) 進展,未來全球的經濟及社會規則勢必重塑。

應對疫情衝擊全球經濟,世界各國也針對疫情發展推出救市措施,希望短期內先穩經濟、保就業,安民生。美國總統特朗普於3月27日簽署推出規模高達2.2萬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,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支援計劃。
英國在3月17日宣布了相當於英國國民經濟15%的3300億英磅的財政救助方案,首相約翰遜宣稱是和平時期最大的救市計劃。亞洲地區的新加坡亦都透過兩輪措施,分別為2月份推出64億坡元及3月份刺激方案480億坡元,合共約3000億港元的方案針對打工人士、受影響行業及市民等。近年來經常被拿來比較的澳門,則早在2月13日就推出首階段430億的經驗恢復計劃,並且在3月中左右則宣布將出台第二波的一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,幫助中小微企及社會民生。

香港特區政府的抗疫政策其實基本上也因疫情發展而逐步轉變,由寬至緊,其做法及方式在全球防疫範圍中客觀評價算是總體控制得宜。但抗疫同時更重要是經濟復甦及社會民生的綜合平衡。特區政府早前在預算案中推出約12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,並且在3月22日推出30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,希望針對疫情中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。行文之時特區政府正準備推出次輪抗疫防疫基金,其中以撐企業保就業為重點。消息指出港府正參考其他地區做法,擬制定向僱主提供直接資助為員工支付薪金,並要求僱主承諾一段時間不裁員。這次做法亦考慮兼顧上次措施未受惠的行業。其實在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,政府的治理更要迅速、直接、到位。在疫情發展來看,相信政府市民必須共同捱過最難的第二季度,期望疫情在第三季度至年底逐步穩定可控,這樣政府才可透過本地消費刺激社會需求,加大産業推動力從而重震香港經濟活動力。疫情過後,其實更需要社會大眾放下分歧、共抗疫保經濟。疫情的影響單靠企業自身、或單靠政府支持將無助經濟復蘇的氛圍。香港未來前路仍然嚴峻、各持份者與特區政府只有攜手合力,才能渡過困境難關。

簡浩賢博士
貴州政協委員
人才管理發展學會主席